50年代的報紙也很腥羶色

 50年代的報紙也很腥羶色


(本文為「世上沒有原始人」專欄文章。阿公阿嬤、父母兄姐經歷的年代常被歧視為「當時科技、社會還不發達」,此專欄的宗旨便是為這些年代平反,讓人們認識其先進之處。促進不同世代相互理解,也是天地仁道意圖貫徹的仁義!)

現今的新聞、報紙常被詬病充滿腥羶色,為了吸引讀者,撰寫低俗色情、血腥暴力的報導,並搭配聳動標題,或令人想入非非的美女圖,卻缺乏有意義的內容;有的則報導雞毛蒜皮的小事,如誰在計程車裡大便、哪個路邊攤老闆是正妹。

不過也有人認為,雖然新聞娛樂化的趨勢造就大量垃圾資訊,卻也是自由開放的象徵。想想阿公阿嬤們年輕時的5、60年代,報紙上多是對政府歌功頌德的八股報導,那才無聊呢!

然而,5、60年代的報紙真的那麼正經保守,沒有腥羶色嗎?

1961年,四名軍校生在台北新生南路的排水溝「堀川」旁散步,意外發現包著女人屍塊的包裹。由於當時「堀川」被多數人誤以為清代著名水圳「瑠公圳」,因此這則轟動一時的案件被稱為「瑠公圳分屍案」。

雖是重大刑案,但畢竟不是政經大事或總統功績,也無助國家富強、文化復興,當時嚴肅剛直、正氣凜然的媒體是否就興趣缺缺呢?

然而,尋求刺激、獵奇偷窺的欲望自古皆然。各家報紙大肆報導,極盡捕風捉影之能事。當傳出空軍少將柳哲生一家涉有嫌疑時,更是謠言滿天飛:死者是柳哲生在外的女友,或家中女僕,與主人談了不倫戀後慘遭殺害……劇情堪比八點檔鄉土劇。

但隨著證據不足,案情陷入膠著。各報社見無事可報,為了避免觀眾流失,乾脆記者自己跳下去當演員,讓這齣戲繼續演下去。於是,記者半夜採訪很辛苦,被刑警大隊的大隊長請吃蝦丸也成了一條新聞。記者被請吃蝦丸關我啥事?看來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新聞不是現在才有,60幾年前就有了呢!

(參考資料: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,〈【瑠公圳分屍案第三幕:柳哲生將軍家的流言陰霾(三)〉,https://ohsir.tw/2933/,資料擷取於2023/02/25)

之後的調查證實,案件的真凶是被害者的前夫,關於空軍少將的外遇故事根本子虛烏有,其他一大票被報導的嫌疑人也是無辜的。

然而報紙因這案件銷量大增,為了吸引讀者,各報社無不卯足勁報導這血腥聳動的事件。聯合報甚至在52天內就刊了339條相關新聞,滿足民眾的偷窺慾。論嗜血程度,50年代的報紙和現在比起來恐怕不惶多讓。

(參考資料:林芬郁、沈佳姍、蔡蕙頻,《沒有電視的年代: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》(台北:貓頭鷹出版,2012),頁100-101。)

講了血腥新聞,接著來講色情吧!

1956年,某報紙報導了台北市西門町的色情咖啡館經歷政府掃蕩後,死灰復燃的消息,指責這些場所的老闆們「我行我素的幹起只顧賺錢而不管後果的熱門生意」。

有趣的是,記者雖然一再告誡民眾不要墮落於色情咖啡館,卻又詳細介紹它們的位置與熱門程度,如「西寧南路某巷內的『XX樹』,萬國戲院對面及巷內的『XX絲』、『X露』,國泰旅社地下的『XXX娜』……這四家咖啡館中,以『X露』和『XX絲』兩家,生意最好……」最後還說明收費方式,搞得好像「色情場所旅遊指南」。

(參考資料:林芬郁、沈佳姍、蔡蕙頻,《沒有電視的年代: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》(台北:貓頭鷹出版,2012),頁149-150。)

如果說,媒體上充斥血腥暴力、色情資訊或沒營養的訊息,是「自由開放」、「新潮先進」的象徵,那麼阿公阿嬤年輕時的50、60年代,已經很「先進」了,一點也不落後原始。

但是,充斥垃圾資訊的媒體自由,真的「先進」嗎?

中國人民大學教授、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,2016年在一場演講中表示,在台灣的消息都是垃圾消息,是一種獨特的資訊封閉,「只要在台灣待一個月,人肯定會變傻」。消息一出,網路上一片笑聲:管控言論自由的中國說別人資訊封閉,簡直笑話!

(參考資料:自由時報,2016/08/30新聞,〈強國學者批台灣資訊封閉 網友:哄堂大笑〉,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world/breakingnews/1810653,資料擷取於2023/03/03)

然而這位學者的重點,是台灣充滿垃圾信息的媒體亂象:「台灣的消息都是垃圾消息,完全是一個封閉小島,信息是很多,但都是垃圾信息。」今天許多台灣人喜歡上網「毫無目的」的瀏覽,尋找刺激眼球的獵奇資訊閱讀,導致媒體只能多做這種新聞才能賺到錢。

(參考資料:風傳媒,〈為何中國學者批台灣「資訊封閉」、待一個月會變傻?多數台灣人不願思考的真相〉,https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160677?mode=whole資料擷取於2023/03/03。)

台灣資訊很開放,我們不會阻止讀者關心世界大事,只是少人利用這一點拓展視野。如果只看垃圾訊息,跟生活在資訊被管控的世界有何區別?

比垃圾訊息更嚴重的,是各種傷人的謠傳與捕風捉影。以1961年的瑠公圳分屍案來說,由於當時「自由開放」的媒體風氣,各家報社爭相報導博人眼球,甚至不惜刊載未經查證的謠言。即使真相大白,被冤枉之人所受的損傷是無法復原的。如柳哲生少將後來提前退役,斷了升官之路,許多人說是受此案牽連之故;然而更可憐的,還是被牽連的平凡百姓,他們在媒體前痛哭流涕,泣訴自己的名譽、人生已經全毀了。

(參考資料: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,〈【瑠公圳分屍案】劇末:曲終人散,冤枉心事誰人理(終),https://ohsir.tw/2937/,資料擷取於2023/03/15。)

媒體「先進」與否的標準,不應只建立在「自由開放」上,知性、客觀也是重要指標。如果聳動獵奇就是自由先進的象徵,和1950、60年代的媒體比起來,現在也沒進步到哪裡去。

參考書目:

  •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,〈【瑠公圳分屍案第三幕:柳哲生將軍家的流言陰霾(三)〉,https://ohsir.tw/2933/,資料擷取於2023/02/25。
  • 林芬郁、沈佳姍、蔡蕙頻,《沒有電視的年代: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》,台北:貓頭鷹出版,2012。
  •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,〈【瑠公圳分屍案】劇末:曲終人散,冤枉心事誰人理(終),https://ohsir.tw/2937/,資料擷取於2023/03/15。

(來自網路的參考資料皆附網址連結,但若資料來源網站因遷站、關閉等原因,導致網址連結失效,敬請見諒。)


到「世上沒有原始人」專欄目錄

追蹤我們: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本網站隨時更新與新增文章,並公告於Line官方帳號。只要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,有新文章時就能收到通知啦!

Line官方帳號:天地仁道(點我加入)


點我回首頁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