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誤解、輕視的90年代影片畫質

 被誤解、輕視的90年代影片畫質

(本文為「世上沒有原始人」專欄文章。阿公阿嬤、父母兄姐經歷的年代常被歧視為「當時科技、社會還不發達」,此專欄的宗旨便是為這些年代平反,讓人們認識其先進之處。促進不同世代相互理解,也是天地仁道意圖貫徹的仁義!)

許多人對二、三十年前的早期影片有刻板印象,覺得那時的電影、電視、錄影帶畫質模糊,甚至形容為「馬賽克畫質」;在社群網站及youtube等影音平台上流傳的1990年代影片,有的畫質糊到連臉都看不清楚,又加深此刻板印象。

今天我要為那些年代平反,其實當時的影視科技已很進步,畫面不至於糊到連誰是誰都看不出來啦!很多時候是受各種因素影響,造成原先清晰的影像變得模糊,以下從各層面討論。

一、膠卷


在數位時代來臨之前,電影、電視的影像、聲音都是以「膠卷」(底片)紀錄的。1990年代雖然數位影視科技開始萌芽,膠卷攝影仍是主要的影像紀錄方式。

膠卷是塗有鹵化銀晶體的薄片,經過曝光、化學反應後產生圖像。鹵化銀曝光時凝固的顆粒愈細緻,影像就越精細,便能得到畫質不輸數位攝影的清晰影像。一些保存良好或經過修復的1990年代電影,臉部特寫清楚到能看見毛細孔;在色彩解析度、色調分離度上,膠卷攝影也往往勝過一般數位攝影。部分膠卷影片畫質粗糙,有的是因為影像處理者本身技術不夠,或設備不良,不應歸咎於膠卷攝影這項科技落後。

所以即使是數位攝影盛行的現在,仍有導演喜愛膠卷攝影。如美國導演Christopher Nolan為了提高電影畫質,2014年拍《星際效應》時使用膠卷代替數位攝影,將原先4K畫質的影像升級至18K,投放出的影像也比後製的數位影像像素高出15倍;今年(2023年)上映的熱門電影《奧本海默》也是膠卷電影,利用IMAX膠卷拍攝,這是非常巨大的放映規格,專門呈現壯麗風景與畫面。可見傳統的膠卷攝影不一定輸給現今數位攝影。

然而膠卷最大的問題,就是成分中的塑膠、藥膜都是化學物質,溫度愈高化學反應愈大,也就愈快老化。因此膠卷的原片若保存不良,容易髒污或損毀。從1990年代放到現在都二、三十年了,難免有老化損傷,若我們再將這些受損的膠卷放映出來,或傳到youtube等影音平台上,看到的畫面當然是損壞模糊的。

除了久放老化,膠卷經過多次拷貝、放映也會受損。由於膠卷電影是先拷貝母帶後再配送到電影院播放,顏色容易失真;經過多次放映後,膠卷也容易刮傷、髒污,這些因素都會降低畫質。

假如家中有一張用了30年的破舊桌子,通常我們會說它品質不良是因為用久了、舊了,而不會說「因為當時製作桌子的科技還不發達」;同樣道理,我們看到1990年代的影片畫質不佳,為什麼往往忽略原片放久老化,或多次拷貝放映而受損等因素,而全歸咎於「因為當時科技不發達」?這樣的指責豈不誤解、低估當時的科技水準?

二、錄影帶


錄影帶是90年代許多家庭的影視娛樂用品。為了使膠卷影片大量發行散布,發行商會將它們轉錄成錄影帶販售,方便消費者在家利用錄放影機觀賞。

錄影帶是以磁帶紀錄影像,而磁帶容易受磁性物體、氣溫、濕度的侵擾,影響訊號品質甚至損毀;此外,錄影帶會因為「複製」、「拷貝」而使得訊號有些微的衰減,經過多次拷貝後,不論是母帶或是複製帶的訊號都會比複製前低劣

隨著技術的進步,整體來說現在的數位影片畫質當然勝過1990年代的錄影帶。但是,我們不該在網路上看到轉錄自錄影帶的懷舊影片畫面模糊,就過度低估當時的畫質。就如上面所說的,錄影帶的畫質會受「老化損壞」、「多次拷貝」影響。或許原版的帶子還算清楚,清晰度不至於差到看不下去。

而且,在過去智慧財產權還不像現在重視時,台灣充斥著經過多次拷貝、粗製濫造的盜版錄影帶。說不定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是品質低劣的錄影帶畫面,而非原版的清晰影像。

三、類比電視


1990年代的電視為「類比電視」,傳輸的是「類比訊號」;
現今的電視則是「數位電視」,和電腦、手機一樣屬於「數位訊號」系統。

什麼是類比訊號?什麼是數位訊號?

「類比訊號」是一種連續的訊號,如人講話的聲音是連續的,可以漸漸變大或變小;大自然裡包括聲音、影像、溫度、壓力等一切訊號,都屬於類比訊號。

「數位訊號」則是將連續的類比訊號變成「0」與「1」兩種不連續的訊號。例如電腦在運算時,就只有「不通電」(0V)與「通電」(1V)兩種情況,訊號可以由0直接跳到1,也可以由1直接跳到0,以不連續的電壓變化表現。

由於數位訊號的聲音與影像容易修改,並容易儲存、傳送、偵錯除錯、加密解密,也利於壓縮與解壓縮,因此近20年來訊號快速數位化,現今的電視、電腦、手機多屬於數位訊號系統。

那麼類比訊號就一定不如數位訊號嗎?1990年代的類比電視畫質一定很差嗎?其實類比訊號因為是連續的訊號,所以比數位訊號保留更多細節、資訊密度更高,在「理論上」類比訊號的解析度趨近無窮大。

但類比訊號的缺點是容易受雜訊干擾,而且訊號被多次複製,或長距離傳輸之後,畫質可能變差;此外傳送訊號的線材好壞、老舊也會影響畫質與聲音,所以過去收看類比電視的時代,碰到大風大雨時畫面可能出現雜訊。

因此,在線材良好、干擾少,且傳輸距離不會太遠的情況下,類比電視的畫質其實可以很清晰。

四、「類比影像數位化」的畫質損壞

不論膠卷、錄影帶還是類比電視,產生的全是類比影像,必須轉檔成數位影像才能在電腦或手機網路上觀看,而在轉檔過程中,畫質難免受損;而且高畫質影片往往佔據較大的儲存空間,有時會壓縮成低畫質影片再上傳網路。

假如一部1990年代影片明明畫質高又清晰,現今卻被人轉檔、壓縮成低畫質影片上傳網路,導致人們誤會90年代是攝影科技落後的時代,豈不冤枉?

五、解析度不代表一切

我前面為1990年代的影視設備大力辯護,或許有人反駁:「90年代的電視螢幕解析度多只有480p,現今在電視、電腦或手機看的影片已有1080p甚至4K,從解析度就可看出當時的影片畫質真的很糟!」

當然隨著時代進步,影片解析度不斷提升是不爭的事實。但1990年代影片解析度大多很低,是否代表當時看到的畫質很糟呢?

許多人有個誤解,以為解析度越高,影片畫質就越好。其實影響影片畫質的因素相當多元複雜,包括色彩、明暗、對比、階調……等等,而解析度只是其中一項因素而已。因此90年代的影片如果色彩亮度真實,對比度又高,即使解析度較差,還是能呈現不錯的視覺效果。

另外需注意的是,1990年代盛行電視、電腦螢幕是映像管(陰極射線管)螢幕,與現今液晶螢幕不同。映像管螢幕雖然笨重,卻有色域寬、顏色響應準確、高對比度等優點。說不定現在我們從電腦、手機螢幕看到的90年代懷舊影片,當初在映像管電視播放時畫質很好呢!

總結

由上述種種探討可知,單從現在網路上的90年代影片,判斷當時的影視科技水準是不準的。對於過去的年代若不去了解,把明明已經很進步的年代,誤解、批評為科技不發達,無助於世代間的相互理解。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