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教裡的科學第3期:修道受挫不一定是「道德」不好,也可能是「生病」了──微生物、腦部疾病如何影響人類性格?

 修道受挫不一定是「道德」不好,也可能是「生病」了──微生物、腦部疾病如何影響人類性格?

微生物竟控制我們的脾氣與精神?
腸道微生物竟能引起自閉症?
那些腦損傷可能導致犯罪?
沉迷酒色的紂王可能不壞,只是生病了?


主題:一貫道‧修道‧微生物學‧心理學‧腦神經科學

點我看電子書(電子書閱讀時有如紙本書的翻頁效果,並多了註腳,方便查找資料來源) 受儒家文化影響,華人社會的主流宗教大多強調道德修行,以達道德完人、聖賢仙佛,其中以一貫道最為顯著。


一貫道深信人人皆有良善本性,如獲得教導,必可臻之至善; 其中發一崇德(一貫道的支線之一)更廣開品格教育、法會進修班與五年進修班,以有制度、循序漸進的道德、文化教育,致力培養己立立人、己達達人,貢獻社會的正人君子。

修道的重點是什麼呢?在一貫道發一崇德道場2011年出版的新民班(進修班別之一)教材,〈建立修道的人生觀〉課文提到,修行首要「改脾氣、去毛病、放下私心跟偏見」 。

改脾氣、去毛病,似乎是道德、性格等精神層面之事。不能修成正果,或許可歸咎於意志不堅、善心不足。然而,人的性格是否受精神以外的事物影響,甚至超越意志力的控制?

微生物竟控制我們的脾氣與精神?

身體的動作看似由大腦、精神與心理操控,其實也受某種極其微小、肉眼無法看見的小東西影響,那就是微生物。

弓形蟲(toxoplasma)是只能在貓科動物體內形成卵囊的寄生蟲,為了更大機會進入貓的體內,它們採取甚麼策略呢?那就是寄生在老鼠身上,讓牠們被貓科動物的尿液吸引,主動接近獵食者。 換句話說,弓形蟲藉由寄生在貓的獵物上,控制牠們的精神,使其被貓吃掉,以潛入貓的體內產卵。

至於微生物控制人類的精神,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狂犬病病毒。人類若被染有狂犬病的狗、狐狸、蝙蝠等動物咬傷,遭其唾液中的病毒侵入,就會感染。被咬傷後,平均經過30~90日的潛伏期才發病,症狀包括全身無力、頭痛、呼吸困難等,並會影響心理,造成精神不安、幻覺、興奮與狂躁。

圖1 桿狀病毒科
桿狀病毒呈砲彈或圓錐型,大小為100~430 × 45~100nm。具包膜,基因組為單鍊RNA。狂犬病毒是桿狀病毒科中,最具代表性的致病病毒,侵入人體後能透過神經纖維,到達中樞神經,引發腦炎。本圖參考牛島廣智監修,西條政幸編輯,李明穎譯,《新快學 圖解微生物學》(新北:三悅文化,2013),頁300,圖12-17繪製。

腸道微生物與自閉症

除了狂犬病病毒,還有一種東西會控制我們的大腦,就是腸道微生物。生物學家艾蘭納‧柯林(Alanna Collen),在《我們只有10%是人類: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%細菌》一書中,記載一則腸道微生物引發自閉症的案例。

1992年,美國一位名叫艾倫‧伯爾特(Ellen Bolte)的母親,生下她的第四個孩子安德魯。安德魯原本十分健康,卻在十五個月大時,因耳朵發生嚴重的細菌感染,經歷長期的抗生素治療。

然而安德魯開始出現腹瀉症狀。腹瀉是服用抗生素的常見副作用,不是很奇特的事情。真正奇怪的是,他的行為也改變了。變得內向害羞,有時又暴躁易怒、大吼大叫;他對特定事物異常著迷,卻對其他同年齡的孩子毫無興趣,也不社交往來,最終被診斷出自閉症。

等一下,自閉症和前面說的腹瀉、抗生素與耳朵細菌感染似乎毫不相干,為什麼放在一起講呢?在這個案例大有關係。

為了釐清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得自閉症,艾倫努力閱讀醫學文獻,最後提出令當時許多醫師難以置信的假設:安德魯的腸道感染了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(Clostridium tetani),而治療耳朵感染的抗生素殺死太多腸道裡的益菌,打破生態平衡,導致這種桿菌大量增殖,引起腹瀉;這些桿菌產生的神經毒素甚至進入腦部,引發自閉症。

然而許多醫師嗤之以鼻,因當時人們認為自閉症是天生的腦部疾病,與腸道細菌無關。艾倫鍥而不捨的找過數十位醫生,最後終於說服一位醫師,針對安德魯腸道內的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投藥治療。幾天之後,他就逐漸恢復正常與活潑,證明艾倫的假設是對的。

上述故事告訴我們,精神、思想不只由大腦控制,也受外來的微生物影響。長期以來,發現某人的精神出問題,許多人第一反應是叫他看精神科、接受心理諮商,或認為他壓力太大導致精神失常;甚至指責他的心性不夠堅強、道德感不夠,卻忽略了精神與道德問題,可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。

圖2 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
破傷風桿菌的孢子位於菌體末端,形狀猶如大鼓的鼓槌,是破傷風的病原菌,想不到竟也能造成自閉症! 

腦損傷與犯罪

一位原本聰明講理的男老師,最近忽然瘋狂蒐集色情圖片,並且無法控制自己覬覦身邊的女性。最後,他竟性侵了自己的繼女,遭到逮捕。他知道做這些事情是不對的,心裡十分愧疚、掙扎,但就是無法自拔。

醫生掃描他的腦部後,發現額葉附近長了一顆腫瘤。開刀切除後,他的反社會傾向解除了,並不再熱衷於收集色情圖片。

上述案例出自珊卓‧阿瑪特(Sandra Aamodt)、王聲宏(Sam Wang)合著的《大腦開竅手冊》。人的行為深受腦部影響,然而我們往往將犯罪歸咎於精神層面的道德問題,而非物理層面的腦部疾病。

案例中的男老師,長腫瘤的地方為「額葉」,是位於人腦前半部、接近額頭,最大的腦葉,具有調節社會行為的功能。許多研究顯示,暴力罪犯有相當高的比例,曾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受過頭部創傷,尤其是額頭。額葉的腫瘤、損傷,可能改變人的性格與行為。

圖3 各腦葉的功能
額葉:控制骨骼肌的隨意運動、人格及語言溝通。
頂葉:身體感覺、物質材料與形狀的詮釋與表達。
顳葉:詮釋聽覺,並記憶視覺與聽覺經驗。
枕葉:掌管眼球的對焦及視覺認知。
參考自袁本治、黃經,《解剖生理學》(台北:五南出版,2009),頁191。 

紂王可能生病了

自古以來,沉迷酒色常被當成道德上的罪行。當某人對酒精、藥物或性行為上癮,人們常批評他意志不堅,無法管控自己的行為;或缺乏責任感,沉淪於慾望之中,成為社會的毒瘤。

如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商紂王,《史記‧殷本紀》描述他「以酒為池,縣(懸)肉為林,使男女裸相逐其閒(間),為長夜之飲」 ,似乎對酒精、女色重度成癮。傳說他的奢華荒淫導致眾叛親離,最後失去國家,自己也自焚而死,徒留千年惡名。甚至有民間故事說紂王因罪大惡極,死後墮入無間地獄,永受酷刑折磨。

然而,某些學者主張上癮不是「罪行」,而是「疾病」。酒精、藥物或性成癮者,是疾病的受害者,他們並非邪惡或不負責任,而是生病了。

主張上癮是疾病的人認為,上癮行為是朝無可挽回的惡化方向發展的進程,是一種持續惡化的疾病。 其實當我們對某樣東西上癮,大腦中的化學神經傳導程序便受成癮物質宰制,而大腦本身又無法對抗那種支配力量。 換句話說,當我們的大腦被成癮物支配,就已超越個人的道德、意志所能控制的範圍了。

圖4 菸、酒與毒品
菸、酒與毒品等成癮物質,支配大腦的力量之強,往往超越個人的感情、意志,不能以簡單的道德問題看待。 

為什麼「上癮」有如此巨大的力量?因為酒精、藥物等成癮物質,作用於威力強大的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(dopaminergic mesolimbic system),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(dopamine)有關。

多巴胺能在我們享用美食與做愛時,帶來美好的感覺。這些行為關係到生物生存與物種延續,極為重要,因此多巴胺也是與生存相連的重要物質。實驗證實,若小鼠的腦中不含多巴胺,誕生後將無法正常活動與進食,長到四週大就會死亡。

若某事物讓我們上癮,便是它刺激我們的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,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快樂,不斷追求該事物以獲得獎勵。因此上癮行為牽涉到威力強大、甚至關係生物生存的多巴胺系統。它欺壓大腦的力量之大,壓倒所有的思想、意志與道德感。

對於商紂王,我們不一定只能以「罪大惡極的暴君」看待,說不定他也是一個「可憐的上癮病患」。如果周武王不舉兵討伐他,而是以愛心、耐心幫他治療、戒酒,歷史會不會不一樣?

自古以來,中華傳統文化極重道德褒貶。「孔子成《春秋》而亂臣賊子懼」,史書《春秋》一字寓褒貶,如「趙盾弒其君」、「崔杼弒其君」、「許世子止弒其父」中的「弒」,便指責了他們下弒上之罪,不管他們的行為是有意或無意,直接或間接。在傳統中國人的觀念裡,道德批判涵蓋整個世界,誰也逃不出。但過度依賴道德批判,容易將問題簡化為善惡兩面,忽略其他層面的影響因素。

我們很容易以「道德」論斷人,卻忽略腦部疾病、損傷對性格與行為的影響。一個人如果感冒,或確診新冠肺炎,人們通常不會指責他「你就是身體鍛鍊得不夠強壯,才會生病!」因為大家都知道生病難以避免,有時往往身不由己。但一個人若脾氣暴躁,人們容易指責他修養不好,而非往腦部疾病考慮。腦部與其他器官一樣是人體的一部分,為什麼生病時往往被忽視、誤解?

下次如果看見脾氣暴躁、沉迷酒色,或行為不檢的人,先別急著論斷品性好壞。因為人的行為,絕非僅由道德控制,微生物、多巴胺、腦損傷與心理疾病等都能影響我們的舉措,這時他需要的是專業的醫學診斷與治療,而非道德上的指責。 若您自己常為不受控制的行為所苦,試著看醫生吧!若是疾病導致,別過於自責。您絕非道德不足、修行不夠,只是生病了。

參考書目

  • 發一崇德教務更新小組,《新民班學界教材》,南投:財團法人光慧文教基金會,2011。
  • 艾蘭納‧柯林(Alanna Collen)著,鍾季霖譯,《我們只有10%是人類: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%細菌》,台北:三采文化,2016。
  • 牛島廣智監修,西條政幸編輯,李明穎譯,《新快學 圖解微生物學》,新北:三悅文化,2013。
  • 珊卓‧阿瑪特(Sandra Aamodt)、王聲宏(Sam Wang)著,《大腦開竅手冊》,台北:天下文化,2011。
  • 袁本治、黃經,《解剖生理學》,台北:五南出版,2009。
  • DENNIS L. THOMBS著,李素卿譯,《上癮行為導論》(台北:五南出版,1996),頁54
  • 邁克爾‧庫赫(Michael Kuhar)著,蔡承志譯,《成癮的大腦──為什麼我們會濫用藥物、酒精及尼古丁》(台北:本事出版,2018),頁142-143。

(網路資料皆於2022年7月擷取,並附上網址。若資料來源網站因遷站、關閉、系統問題等原因導致連結失效,或因網頁資料異動而與本刊內容不符,敬請見諒。)


追蹤我們: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本網站隨時更新與新增文章,並公告於Line官方帳號。只要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,有新文章時就能收到通知啦!

Line官方帳號:天地仁道(點我加入)


點我到《宗教裡的科學》目錄

點我回首頁

留言